政治參與是愛鄰舍的表現

 



第15任總統、副總統及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已經落幕,民進黨在激烈的選戰中獲勝,繼續未來四年執政。

根據最後兩、三個月民調,蔡英文總統遙遙領先對手韓國瑜至少20個百分比,所以選舉結果,尤其正副總統的部分,應不會過於意外。

這次大選中,國民黨提名的韓國瑜形象爭議頗大,雖然一直到投票日為止,都仍然有一群「鋼鐵韓粉」對他不離不棄,但韓國瑜的個人能力、品德、嗜好都備受批評。自1996年台灣可以直選總統以來,主要政黨從來沒有出現形象如此受到質疑的總統候選人,加上過去一整年,抗中與香港反送中議題成了台灣政治的主軸,從這兩點來切入,蔡總統的勝選劇本,幾乎早已寫好。

  不同政治神學  


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選舉結果?應該如何關心台灣的政治?如果基督徒也是從「統獨」「藍綠」「左右」這些世俗的觀點來評論或關心政治,基督徒的政治關懷和台灣一般公民的政治關懷有什麼不同?

在台灣提起「政治」二字,一般人的反應大多搖頭嘆氣,大部分基督徒也差不了多少。雖然有不少教會要求會友記得常為台灣的政治及政治人物禱告,但許多問題像是統獨、貧富差距、青貧等,卻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台灣的基督徒雖然都讀同一本聖經,但對於政治的關懷與參與卻呈現兩個極端。

在上個世紀台灣的民主發展過程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相對於長老教會的政治關懷,隨著國民黨政權來台的基督教各宗派及地方召會,對政治普遍存在不參與的冷漠態度,甚至認為政治是骯髒、不屬靈的。從表面來看,長老教會受到加爾文神學的影響,「華語教派」強調的是「順服執政掌權者」的教導。但如果仔細觀察幾十年來台灣政治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教會或基督徒大多是先有政治立場,再從聖經中找到經文為自己的政治立場背書。

因此,當兩位蔣總統執政時,對於政府各項作為,甚至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犯下的錯誤,華語教派總是引用聖經強調要順服權柄,從不出聲反對。但到了民進黨執政時期,這些教會就很難維持一貫絕對順服的態度。

強調監督政府、先知角色的長老教會也有類似情況。國民黨執政時,對政府打壓人權、民主,長老教會敢於表達批判,但陳水扁執政時,不少牧長和會友將民進黨看為自己人,監督力道自然比國民黨執政時小。

  實踐對鄰舍的愛  

不論是長老教會或是華語教派,都很欠缺參與政治的完整論述與神學觀,因此特定社會議題興起時,就更加突顯上述問題的嚴重性。不少華語教派出於對同性婚姻的擔憂,放棄原本順服政府的神學觀,開始投入政治遊說與立法,甚至參與反政府示威遊行,在2015年還組了「信心希望聯盟」投入大選。由於選舉結果不理想,信望盟目前的粉絲專頁已經鮮少更新。一向重視民主、人權的長老教會,也因為同婚議題在內部出現很大的立場分岐。對教會而言,這幾年的政治參與幾乎就是一場災難,沒有帶給社會盼望,反而讓基督的身體更加分裂。

雖然我無法提供一套放諸各教派皆準的實踐神學,但對於個別基督徒而言,筆者願意提出幾個重點作為彼此的勉勵與提醒。

首先,基督徒應該「用一致的標準來討論政治」,不應該因為藍綠而有不同,當基督徒加入政治或社會議題的爭論時,不能為達目的而犧牲誠信。其次,不論面對任何問題的挑戰,都要保持「剛強、仁愛、謹守的心」,無論遭遇什麼樣的挫敗,都不能忘了起初的愛心。

儘管教會在關心政治上還有許多需要省思的地方,也需要提出參與政治的公共神學,但對個別基督徒而言,積極把光與鹽滲入社會與政治裡頭,積極把耶穌的教導傳遍台灣,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除了愛鄉愛土、積極參與社會、以輿論監督政府之外,基督徒應該要提供盼望給對台灣政治失望的人,因為,政治參與就是愛鄰舍的表現,當我們實踐對鄰舍的愛,別人就能從我們的政治參與看見上帝的愛。

本文刊載於:https://tcnn.org.tw/archives/644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