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家倫】採訪報導(2017.12.8):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712080034.aspx
主流出版社曾出版多本中國大陸異議作家余杰的書。發行人鄭超睿說,台灣是兩岸三地唯一享有出版自由的地方,要珍惜這種精神;此外,從每年圖書出版數量來看,台灣可是大國。
鄭超睿是主流出版社發行人兼社長,余杰多本著作都與主流出版社合作,包括「刀尖上的中國:透視中國的五十道窗」、「螢火蟲的反抗:這個世紀的知識分子」等,主流還出版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書籍。
走上出版一路,和鄭超睿的成長背景有關。鄭超睿國中時台灣發生了林宅血案,他叔公在仁愛醫院參與急救,儘管對政治毫無興趣,但死者、傷者的境遇,勾起人性的惻隱之心,讓鄭超睿叔公對政治開始有了興趣。
義光教會所在地,是當年震驚全台的林義雄家族林宅血案發生地。教會講台右側的老鋼琴,是林義雄夫婦奉獻的鋼琴,當年是林家三姊妹:奐均、亮均、亭均的愛用琴,現在是義光教會的重要「文物」。 |
鄭超睿表示,從那一刻起,叔公開始會購買黨外雜誌,大人們看完後放在家中,他就拿起來看,這令他感覺台灣需要民主化。還在就讀建中的他,毅然轉到社會組,並考取台大政治系,之後又赴英國深造7年。
鄭超睿是野百合學運的成員之一,退伍後曾任立委助理,還在自由時報所舉辦的台灣重返聯合國徵文比賽中拿下社會組第一名,一度有機會步上記者之路。過去的書寫經驗令他知道,出版是影響社會的重要力量。
鄭超睿(右)是野百合學運的成員之一,退伍後曾任立委助理,還參加自由時報的台灣重返聯合國徵文比賽拿下第一名。他說,年輕時自己很愛論述,這令他知道,出版是影響社會的重要力量。 |
和余杰之所以認識,全因兩人都是基督徒,在一場朋友的聚會上結識,並談及出版合作。鄭超睿說,很珍惜有論述能力的人,因為參加野百合學運,也很關注中國的六四學運,心中對中國的民主化一直有期待。
他表示,台灣也走過威權時期,當時世界也很關注台灣的人權議題,在海外的台灣人也不斷書寫,讓世界認識台灣,並讓台灣人可以從海外獲知一些資訊。如今角色置換,台灣有能力了,當然也要為世界盡心力。
「像余杰這樣的人能繼續寫,我就繼續幫他出版」,鄭超睿指出,也許有一天有一個中國大陸民眾到海外旅行就看見了余杰的書,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一點一滴對中國大陸的當權者產生影響。
這樣的想法既浪漫又務實。香港社運人士黃之鋒就表示,曾看過余杰的書,並且深受啟發。「儘管出版業很不景氣,但我珍惜這樣的影響」,鄭超睿表示,自由言論的精神,是台灣最美的風景。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言論尺度緊縮,香港的出版自由也漸漸消融。鄭超睿10多年前曾到中國大陸參加北京書展,他觀察當時的知識分子對偷帶「禁書」一事,並不覺得很有壓力,「被查到就是丟掉而已」。
但近來,他在座談會上結識的陸生,對於偷帶「禁書」回中國大陸的態度變得惶恐,有些人直接說,這樣的書在台灣看看就好,若要帶回中國大陸,要做好「相當準備」,而換書皮是「這場冒險」的首要步驟。
至於香港自從發生銅鑼灣書店人員失蹤案後,鄭超睿觀察,一些異議作家的書原本打算在香港出版,全都臨時喊卡;此外,部分書店人員考慮自身安全,也盡量避免販售有可能冒犯到中共的書。
在鄭超睿眼中,台灣毫無疑問是兩岸三地最具出版、言論自由的地方,但也不是全然沒有隱憂。
鄭超睿表示,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崛起,國際影響力也不斷提升,為了顧全中國市場大餅,台灣的出版業者難免也會「多想一點」。
他說,現在還願意出版余杰著作的出版社在減少當中,首先有銷售上的考量,余杰的書議題比較大,對讀者來說不是很好消費的書;再者,就是對中國商業利益的考量下,盡量不想得罪對岸。
鄭超睿目前還是對台灣市場抱持樂觀態度,他舉例,台灣只有2300多萬人口,從人口看並不具規模,但台灣的出版社密度排名世界前列,每年出版圖書數量也都名列世界前茅,就出版來看,台灣極具魅力。(2017120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