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參與應該是一種愛鄰舍的表現


 


在討論同志婚姻立法之前,我想先說明國會所提的議案分為委員提案與政府提案。雖然國會是最高立法機關,但能順利走完三讀程序的提案,幾乎都是政府提案。若立委的提案回應了某社會需要,而且是政府想推動的方向,政府會在適當時機提出行政院版本。以美國為例,在眾多通過的立法當中,80%是政府提案;在內閣制國家,政府提案通過的比例高達90%以上。

針對婚姻平權法案,尤美女、許毓仁提出委員提案,但一直沒有主管機關提案。看了11月17日的新聞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法務部想推動的是「同性伴侶法」,預計明年2月提案。因此,11月17日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原本打算快速完成審查,似乎是基於提案人員的理念。

以民進黨的席次,如果想讓「同性伴侶法」完成三讀,只是時間早晚,教會不可能擋下。11月17日許多牧長動員教友包圍立法院齊反對「同性婚姻」。很多基督徒宣稱他們只是基於聖經倫理,不希望改變異性按約結合的婚姻。試問,法務部將推「同性伴侶法」,屆時,牧長和弟兄姊妹們還要站出來反對嗎?這是一場注定會輸的爭戰(就像擋不住離婚、墮胎一樣),但最後輸掉的不是家庭價值,而是社會對基督教的好感度,讓原本就只佔人口比例5%的基督徒,宣教情勢更為險峻。

去年信望盟成立之時,陳志宏牧師引進賽德(Ronald J. Sider)博士的著作《不只是政治:教會如何合宜地參與政治》。書中明確指出,「基督徒應該堅持,所有的公民,無論是否按照聖經原則的道德標準生活,都應該享有基本的公民權利。」如果「同性伴侶法」能鼓勵更長久的伴侶關係,而不是短暫結合,對社會的影響將是正面的。「基督徒應該肯定支持而不是反對同性戀者有權利擁有共同的財產、互相為對方做醫療決定、擁有完全的醫院探視權及互相繼承對方的財產。明訂這類具體基本人權的法律……並不會破壞公眾認可的婚姻定義及事實。」賽德博士這本書獲得楊寧亞牧師、台灣神學院陳尚仁院長、中華福音神學院周學信教授等人的專文推薦。但我心中仍然存疑,有多少牧者曾好好閱讀?

基督徒挺身包圍立法院,當中應該有為數不少的教友多年來被教導「政治是屬世的」「基督徒不該參與政治與社會行動。」在公民社會裡,走上街頭表達立場,原本就是常態。然而,宗教改革的精神是理性與敬虔,盼望有更多的兄姊能回到教會、回到家裡,在讀經與屬靈閱讀中省思自己的信仰,省思自己的行動。

賽德博士指出,政治參與就是愛鄰舍的表現。耶穌說,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在此,我要提出一個尖銳的提問:誰是我們的鄰舍?基督教精神是學習、仿效好撒馬利亞人,憐憫並將手伸向需要幫助的陌生人。基督徒的政治參與不該是攻佔山頭,也不是吹號角包圍,而應是一種愛鄰舍的行動。   

發表於:台灣教會公報

留言